華聲在線通訊員 戴歐陽
當盛夏的蟬鳴掠過田野,湖南涉外經濟學院音樂學院“向陽花”團隊的身影,正沿著迎春亭街道的阡陌巷弄悄然綻放。7月8日至18日,這支以青春為名的隊伍,帶著音符的靈動與赤子的熱忱,在鄉野間播撒希望的種子,用多元實踐譜寫著“三下鄉”的動人樂章。
安全守護,織密民生“防護網”
在花塔社區的巷陌間、新東村的田埂上、曹旗村的屋檐下,“向陽花”的身影格外鮮活。隊員們化身“安全宣傳員”,將防溺水知識編成朗朗上口的口訣,把“利劍護蕾”的意義講成生動的故事,將安全生產的要點拆解成通俗的提醒。一句句叮囑如春風化雨,用青年特有的熱情與創意,讓安全生產知識走進千家萬戶。王城社區里,為外賣騎手、快遞小哥、環衛工人等服務群體提供的夏日慰問,更添了幾分民生溫度。從阡陌縱橫到社區廣場,這支年輕的隊伍用蓬勃朝氣將嚴肅的安全知識變得鮮活可感,為千余名群眾編織起一張細密的“守護網”,讓安全感在夏日微風中悄然生長。
助農興產,奏響振興“協奏曲”
同保村的直播間里,“向陽花”隊員們與農戶并肩作戰,鏡頭前的他們既懂樂理更通“賣理”,用專業的話術技巧、靈動的互動設計,讓鏡頭前的土特產在青春話語的推介中煥發新生;黃沙沖村的墻壁上,他們將黨建元素與手工紅薯粉的鄉土特色相融,一面面墻繪不僅成為村莊的“顏值擔當”,更繪出了產業振興的美好藍圖。從田間地頭到網絡云端,從筆墨丹青到產業振興,“向陽花”用專業所長激活鄉村資源,讓特色產業在青春助力下展示別樣吸引。
溫情幫扶,播撒希望“種子”
1000多戶鄉村振興信息的細致核對,是青年學子對精準幫扶的鄭重承諾,鄉村振興的“數據底座”在青年學子的耐心回訪中更加精準;托坪村留守兒童手中嶄新的書包與文具,傳遞著學院專項計劃的溫暖,同樣映照著“向陽花”團隊對未來的期許。地母庵村扶沖米花的直播與墻繪規劃,更是他們對持續助力鄉村的深情約定,他們將讓直播鏡頭對準更多鄉土好物,讓墻繪藝術扮靚更多村院角落。從實地慰問到未來展望,每一份付出如春雨般滋養著鄉村未來高質量發展的希望,都是青春力量與鄉村未來達成的誠摯共鳴。
如今,“向陽花”的足跡仍在延伸。青春篇章落下的每一筆,都在基層大地上點映出溫暖的星光,我們正以持續的行動,共同書寫“迎春向陽”的嶄新篇章。
責編:周培
一審:印奕帆
二審:蔣俊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