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通訊員 龔平 洪永祥
午后三點的門診樓兒科診室,溫度計顯示 28℃,李醫生正對著電腦寫病歷,額角滲著細汗。同事拿起空調遙控器想打開,她卻笑著指向窗外:“你看樓下樟樹葉子在動,風從走廊穿過來涼絲絲的,再忍忍?” 這樣的場景如今在邵陽市婦幼保健院成了常態 —— 住院部護士站的空調在無人時總保持關閉,行政辦公室的打印機深夜再不會亮著指示燈 “站崗”,中央空調主機的嗡鳴也比從前輕了許多。這些變化讓醫院的能耗數據悄然下降,而這一切的起點,源于幾個月前總務科那封在職工群里引發熱議的《節能降耗倡議書》。
如今的邵陽市婦幼保健院,節能已從口號變成本能。兒科診室 “先通風、再開空調” 成了無需提醒的規矩,住院部護士站的 “節能提醒牌” 旁,誰的工牌在,就意味著誰的責任區要留意關空調。行政辦公室的同事們下班前總會多留三分鐘,摸一遍電腦開關、拔一遍充電器插頭,連洗手池的廢水都被裝進桶里,成了窗臺綠植的 “特供水”。
后勤師傅們的值班室墻上,貼著一張 “風機使用分布圖”,哪些區域夜間患者少、可以關停風機,主機頻率該調到多少,早已刻在心里。數據不會說謊:空調日均開啟時間少了近兩小時,非必要設備待機耗電降了一半,水資源二次利用率明顯提升。
這些改變藏在細節里。住院部護士長張姐設計的 “節能提醒牌”,原本只是想解決同事臨時離開忘關空調的問題,沒想到小王護士去病房換藥時,見提醒牌旁有工牌,順手關了空調,返回時發現另一位同事也跟著關了責任區的空調,一來二去,護士站再沒出現過空調空轉的情況。
行政辦公室的 “斷電習慣”,從各科主任每天最后離開檢查設備開始,慢慢變成了大家的自覺。財務科小陳在桌旁貼了張 “斷電 = 省錢 + 環?!?的便簽,一次加班到深夜,她不僅關了自己的電腦,還繞到隔壁關掉了忘關的打印機電源。
醫院還組織了線上健康環保云課堂,17 個健康環境促進行動案例、垃圾分類知識、低碳生活指南,讓大家明白節能不只是省電,更是對環境的責任。
當每位職工都把醫院當成 “自家”,節能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這些空調遙控器旁的通風記錄、提醒牌上的工牌、便簽上的節能標語,正匯聚成綠色的力量,為美麗湖南建設添上溫暖的一筆。
責編:劉暢暢
一審:印奕帆
二審:蔣俊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