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通訊員 張敏
在綠色經濟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的當下,瀏陽市省級農科園宛如一顆璀璨明珠,在產業發展的浪潮中熠熠生輝。截至目前,農科園集聚萬洋集團、津匠食品、聰廚食品、黑色經典、高朗烈酒、叮叮懶人菜等為代表的134家企業,先后斬獲2個國家級、7個省級榮譽,還打造出全省首個湘菜食材產業園,致力打造全國知名的現代農業產業高地。
經濟數據是發展最有力的證明。2025年上半年預計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030.7萬元;規模工業產值36.21億元,同比增長17.18%;固定資產投資10.96億元,與去年持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03.1萬元,同比增長21.56%。用工高峰時節,農科園提供就業崗位1.2萬個,在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也為當地居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
而隸屬于園區管理的瀏陽市農科園中小企業服務平臺,作為推動企業降本增效、區域經濟綠色轉型的關鍵力量,正以一系列精準服務,為園區招商與企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精準服務落地,為企業發展添活力?
2025年上半年,園區圍繞政策、人才、銷售、技術、品牌、融資六大維度推出精準化服務,中小企業服務平臺成為這些服務落地的重要支撐,切實為企業解決難題,提升發展效能。
在政策扶持方面,平臺通過“農科園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公眾號,發布20篇政策解讀文章,并開設“企業需求調查表”,實現“一企一策”精準扶持。以往企業常因對政策了解不及時、不全面而錯失機遇,如今平臺及時準確的解讀,讓企業能充分利用政策紅利。
針對企業普工、技術工種招聘難題,平臺創新方式,拍攝9條企業宣傳與崗位推介視頻,以“家門口的好工作”吸引本地勞動力。傳統招聘模式存在信息不對稱、效率低下的問題,而平臺的短視頻生動展示了企業工作環境、崗位需求和發展前景,提高了招聘的針對性和成功率。據統計,通過該活動園區企業成功招聘數百名員工,有效緩解了用工壓力。
平臺還籌建“中澤好物”電商平臺,篩選6家企業爆款產品,助力傳統企業零門檻觸網。在數字經濟時代,電商是拓展市場的重要途徑,但許多傳統企業缺乏相關經驗和技術,平臺提供的電商平臺和運營指導,讓企業快速進入電商領域。
此外,平臺聯合國家人社部專家開展人工智能實戰培訓,使45家企業掌握“AI數智人搭建”“工作場景智能化”等技術,提升了生產效率。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企業對智能化生產需求日益增長,此次培訓幫助企業實現生產自動化和智能化,降低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如瀏陽湘銳宏食品有限公司應用AI技術后,生產效率提高30%。?
在品牌塑造上,平臺引進長沙博與文品牌設計機構,與瀏陽湘銳宏食品等企業合作,打造區域特色品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品牌是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平臺的專業服務幫助企業樹立良好品牌形象,提高知名度和美譽度。
同時,平臺積極協助企業融資,走訪20余家企業,助力1家企業進入貸款審批流程,緩解了企業資金壓力。資金是企業發展的血液,平臺為企業提供融資咨詢和對接服務,解決了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拓展招商領域,構建現代化產業生態?
瀏陽德康慧眼工業園坐落于瀏陽市農科園核心區,占地57畝,總建筑面積達22.45萬平方米。依托瀏陽市省級農業科技園的區位與產業優勢,以綠色食品為主導、高新技術為特色,構建起“輕工業制造+電子商務+現代物流+軟件信息”的現代化產業生態。園區以“科技引領、綠色賦能”為發展方向,嚴格遵循環保準入標準,全力打造低碳可持續的產業生態。德康慧眼招商是平臺延伸服務的重要體現。平臺計劃打造湘贛邊網商基地、中非經貿合作園,引入跨境電商、智慧物流等新業態,推動區域供應鏈效率提升。同時,積極參與招商洽談工作,為企業提供政策咨詢、項目對接等服務,促進企業與新業態融合發展。?
展望未來發展,持續注入新動能?
瀏陽市省級農科園將以“產城融合”為目標,持續優化政策、交通、基礎設施等配套,重點發展綠色食品、高新技術等領域。瀏陽市農科園中小企業服務平臺也將緊跟園區發展步伐,不斷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
平臺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每月摸底企業需求,升級政策匹配系統,啟動直播電商與法律知識培訓,并加快德康產業園招商運營,為瀏陽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未來,平臺將建立企業需求數據庫,實現政策精準推送;開展直播電商培訓,幫助企業拓展銷售渠道;提供法律知識培訓,增強企業法律意識和風險防范能力。?
責編:劉暢暢
一審:印奕帆
二審:蔣俊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