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7月23日訊(全媒體記者 鄭旋 通訊員 陶鳴玥)記者今日從省發改委獲悉,上半年,全省通過以工代賑累計帶動20.59萬群眾實現就近就業,發放勞務報酬24.36億元,位居全國前列。
國家發展改革委最新通報顯示,湖南省在重點工程項目和中小型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推廣以工代賑工作成效突出,多項核心指標位居全國前列。據統計,上半年全省推廣以工代賑項目1233個,較一季度增長41.3%,項目數量和規模實現雙提升。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湖南注重“魚漁雙授”。一方面,各地優先選擇用工需求大、技術門檻低的項目,重點開發適合當地群眾的就業崗位;另一方面,同步開展勞動技能培訓16.64萬人次,涵蓋筑砌、電工、后勤服務等實用技能,幫助務工群眾掌握一技之長,實現從“輸血式”幫扶向“造血式”發展的轉變。
為確保政策紅利直達群眾,我省建立完善勞務報酬發放機制。各地參照當地勞動力市場薪酬水平,合理確定報酬標準;實行專人負責考勤記錄,通過銀行卡直接發放工資,確保務工群眾權益得到保障。據統計,參與項目的群眾人均增收1萬余元,有效助力改善家庭經濟狀況。
責編:伍鏌
一審:印奕帆
二審:蔣俊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