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徐典波 通訊員 張鴻
7月24日,《濕地公約》第十五屆締約方大會授予全球31個“國際濕地城市”認證,岳陽市成功入選,我國“國際濕地城市”總數增至22個,位居全球第一。
由《濕地公約》認證的“國際濕地城市”,代表著城市濕地生態保護最高成就。岳陽市憑借濕地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突出表現,成為人與濕地和諧共生的典范,繪就生態文明“岳陽答卷”。
根基更牢——
利用濕地資源擦亮綠色發展底色
盛夏時節,記者來到長江岳陽市君山區段華龍碼頭,蘆葦在風中舒展搖曳,游客沿生態步道悠閑漫步,還能偶遇“水中大熊貓”江豚。
很難想到,這里曾是非法砂石碼頭。隨著濕地保護深入推進,碼頭拆除、江灘復綠,生態功能逐步恢復,蛻變為“江豚灣”4A級景區。如今,越來越多的生態蝶變,成為岳陽高質量發展的生動注腳。
濕地被稱為“地球之腎”。環抱洞庭,襟帶長江,岳陽擁有湖南境內全部163公里長江岸線、洞庭湖50%以上水域面積,濕地資源得天獨厚。
20世紀80年代初,岳陽成為我國最早開啟濕地保護進程的城市。1992年加入國際濕地公約,1998年發布《岳陽宣言》,2002年首創洞庭湖觀鳥節……
近年來,岳陽牢記“守護好一江碧水”殷殷囑托,融入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范區建設,將濕地保護、創建國際濕地城市納入全市重點工作高位推動。
岳陽將濕地保護內容納入國民經濟發展、國土空間等規劃,市人大立法《岳陽市城市規劃區山體水體保護條例》《岳陽市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條例》等法規,市、縣兩級政府出臺13個相關規范性文件,推動濕地保護法治化。
岳陽采取“關、退、拆、禁、改、修”方式,關停44處砂場,退出29家造紙企業,清退1.28萬余畝歐美黑楊,落實“十年禁漁”行動,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得到整治。長江岳陽段連續5年水質優良率100%,東洞庭湖水質連續5年達到國家考核標準。
守護濕地生態,展現江湖之美。
目前,岳陽有湖泊水面、河流水面、內陸灘涂等7種濕地類型,有1處國際重要濕地和6處省級重要濕地;濕地保護面積為1858平方公里,濕地保護率為67.27%,均居全省前列。
機制更活——
“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共管共治
7月25日一早,華容縣東山鎮仙鵝寺村護林員周永新“全副武裝”進山巡護。他每月至少巡護27天,包括千年古銀杏、仙鵝寺,還有東山水庫等濕地景點。在岳陽,有4610多名護林員守護著這片青山綠水。
“林長+濕地”“林長+智慧防火”“林長+檢察長”……岳陽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創新跨區域、跨部門聯動管理模式,建立健全濕地網格化管理體系。
以林長制、河湖長制為抓手,岳陽突破行政區域限制,將長江岸線、東洞庭湖濕地等生態系統完整、資源集中、區位重要的區域,劃分為9個生態功能區,聘請64名專職護濕員開展網格化巡護,實行統一管護。
岳陽縣推行“智慧+林長制”,率先在全省啟用林長制巡護系統App試點,在重點濕地安裝智能監控設備,將護濕員納入林長制巡護系統;整合漁政局、砂管公司等部門監測系統,通過“地巡+空巡”,實現濕地監管全覆蓋。
華容縣建立野生動物致害補償“政府投保+保險理賠”機制,年度投入投保資金150萬元,覆蓋農作物、水產養殖等受損領域,平衡野生動物保護與群眾利益。
岳陽實施“市、縣(區)、鄉鎮(街道)”聯動,與公安、紀檢、農業、環保等部門建立跨區域聯防聯治機制,吸納保護志愿者、環保社會組織等參與巡查和宣傳,逐步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共管共治格局。
濕地物種逐年增加,生態品牌逐漸打響。目前,岳陽濕地范圍內記錄鳥類378種,區域內記錄淡水魚類117種,“候鳥的歡歌”“江豚的微笑”“麋鹿的倩影”成為岳陽的生態名片。
機遇更好——
打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轉化通道
今年初,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岳陽市分公司開出首筆92萬元的淡水濕地碳匯價值保險保單,為東洞庭湖國際重要濕地保護區內8744畝濕地植被提供風險保障。
君山區憑借濕地優勢,率先在全國端起淡水濕地碳匯的“金飯碗”。這是全球淡水濕地修復項目的歷史性突破,可持續40年,總收益約4600萬元,將帶動周邊25個村莊、1.2萬戶家庭增收。
“國際濕地城市”認證,是一張靚麗的“國際生態名片”,為岳陽帶來更多的國際關注、合作機會和發展空間。
依托濕地景觀,岳陽“洞庭湖小鎮”“洋沙湖國際度假區”等成為新晉“網紅”打卡點。“國際觀鳥節”“洞庭漁火季”“蘆葦藝術節”“最美長江岸線馬拉松”等特色活動,帶動周邊民宿、餐飲、文創產業蓬勃發展。
不斷解鎖“生態財富密碼”,岳陽引導和推廣生態農漁業,“白泥湖螃蟹”“岳陽小龍蝦”“六門閘風干魚”等生態農產品暢銷全國,村民增收致富的渠道更廣。
岳陽市加速發展油茶、竹木、生態旅游和森林康養、林下經濟、花木等林業五大產業,油茶、南竹、黃精、藍莓、高山茶、紅松菌等特色產品走俏市場,林業年總產值達439億元。
從“國際濕地城市”創建出發,岳陽步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新時代。
今年5月,湖南第四屆旅游發展大會在岳陽成功舉辦。岳陽鋪排62個重點項目,總投資314.5億元,加快打造國際知名旅游目的地,推出7條岳陽環洞庭湖-沿長江黃金旅游帶精品路線,“大美江湖、天下岳陽”的魅力讓游客流連忘返。上半年,該市接待游客人數、游客總花費同比分別增長13.41%、11.4%。
岳陽市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余戈介紹,“國際濕地城市”認證,把生態保護融入城市發展的“DNA”。岳陽以此為契機持續打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轉化通道,讓生態資源轉化為經濟效益,努力實現保護與發展的雙贏。
責編:歐小雷
一審:歐小雷
二審:蔣俊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