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高煜棋 通訊員 陳煒 喬木 劉成琳 曹愛民
長沙10歲男孩小俊(化名),戴劣質近視眼鏡半年,近視度數激增了100度。假冒偽劣近視防控產品不僅無法防控近視,還可能加劇視力惡化。7月30日,記者了解到,全國眼科行業多方聯合發起“三正規”倡議,對假劣產品“零容忍”,為亂象叢生的近視防控市場注入規范力量。
劣質眼鏡戴半年,近視度數激增100度
半年前,小俊媽媽在一家促銷眼鏡店為孩子配了號稱能延緩近視發展的“多點離焦鏡”,花費幾百元。
可佩戴半年后,小俊看東西越來越模糊,頻繁揉眼睛、感覺眼痛。經長沙愛爾眼科醫院檢查,小俊的近視度數半年內竟飆升100度,右眼從150度增至250度,左眼從100度升至200度。
經過專業設備檢測,小俊所佩戴的眼鏡被確認為假冒偽劣產品。長沙愛爾眼科醫院視光??浦魅螠佚埐ú┦勘硎?,經檢測發現,該眼鏡的離焦區域設計與正品存在明顯差異,光學參數亦未達標,這正是導致小俊近視度數快速加深的主要原因。
溫龍波解釋,正規的多點離焦鏡市場價格通常遠高于幾百元。假冒的離焦鏡不僅無法起到近視防控作用,反而可能因光學參數錯誤而加速近視度數的增長。
目前市場上,存在部分商家以“治愈近視”“降低度數”為噱頭,銷售來源不明的護眼儀、治療儀;一些機構使用不專業的驗光設備為兒童配鏡;更有甚者通過網絡渠道銷售假冒偽劣的角膜塑形鏡和功能性鏡片。這些亂象嚴重威脅著兒童青少年的視力健康,亟待引起社會各界重視。
聯合倡議,“三正規”筑牢防控防線
愛爾眼科醫院集團、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天津市眼科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等眼科醫院共同發起眼科行業“規范近視防控聯合倡議”,明確提出“近視防控,呼吁選擇正規機構,承諾提供正規來源,倡議采用正規產品?!?/p>
國際近視眼研究學院(IMI)中國大使、愛爾眼視光研究所副所長藍衛忠教授表示,堅守“三正規”的倡議意義重大。能將分散的行業力量整合為統一的質量標準,推動行業標準化、規范化進程;通過正規機構的篩查和正規產品的應用,實現科學防控,夯實公眾信任基礎,打擊市場亂象,保障消費者的權益與安全;還能加速近視防控行業從“粗放服務”向“精準醫療”轉型,推動產學研醫深度融合,促進行業技術迭代與協同。
服務:科學預防與控制近視,這些要點需牢記
預防近視,基礎在于管理好用眼行為。眼科醫生建議,家長一方面要增加孩子日間戶外活動的頻率和時長,建議每天2小時以上;另一方面要減少孩子長時間近距離用眼負擔,養成“一拳一寸一尺”的良好用眼姿勢等。對于遠視儲備明顯不足、處于近視前期的孩子,除了管理用眼行為,還需管理“周邊視網膜遠視性離焦信號”,以更好地預防近視發生。
一旦發現孩子近視,務必選擇專業、正規眼科醫療機構檢查,醫生會基于孩子的用眼習慣和眼部檢查參數,量身定制個性化近視防控方案,切勿到任何無資質的眼鏡店、理療機構等進行驗光、配鏡以及治療。
同時,為兒童青少年建立屈光發育檔案也很重要,記錄孩子眼睛的成長歷程,通過定期檢查,家長和醫生能動態了解各項數據變化,更好地全流程管理孩子的近視問題。
責編:張嵐
一審:印奕帆
二審:蔣俊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