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7月30日訊(全媒體記者 張璐 郭宸)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統籌對內開放和對外開放,是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實現湖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7月30日,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審議了《湖南省開放型經濟促進條例(草案)》。
條例共九章四十三條,主要就對外貿易、招商引資、對外經濟合作、區域合作、開放平臺、開放環境、開放保障等進行規定。
針對我省開放型經濟規模不大、外向度不高等問題,條例草案規定,省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制定相關政策,積極發展跨境電商、市場采購、外貿綜合服務、新型易貨貿易等新業態新模式。加強通道建設和利用,規定省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健全國際航空客貨運、中歐班列、東盟貨運、江海聯運、湘粵非鐵海聯運等通道體系,完善陸海天網一體化布局及基礎設施建設。
針對市場開放程度不足、隱性壁壘仍然存在等問題,條例草案明確平等待遇,規定外來投資企業依法平等適用國家和本省支持企業發展的各項政策,不得針對外來投資企業制定、實施或者變相實施歧視性政策措施。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對外商投資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管理。規定對外來投資者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諾和簽訂的各類合同,不得隨意違約毀約。同時分別針對人員進出自由、資金自由流動、數據跨境流動進行了規定。
針對支持保障力度不夠等問題,條例草案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為人才提供配套服務。規定金融機構應當提供安全、便捷的跨境資金結算服務;推進本外幣合一銀行結算賬戶體系試點和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業務試點工作。強化涉外保障法治,規定設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應當推動建立一體推進涉外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和法律服務、法治人才培養的工作機制,服務和保障開放型經濟發展。
省人大財經委在審議意見中建議,聚焦重點領域深化開放合作,圍繞促進對外貿易轉型升級,增強政策普適性,廣泛調動地方積極性,支持經營主體有序布局海外流通設施,開展服務貿易與服務外包。圍繞提升招商引資效能,規范招商引資行為與績效制度,支持市場化專業化招商。
審議中,常委會組成人員建議,加快研究制定多式聯運相關法律,強化不同運輸方式之間法規制度的相互銜接與協調。建議增加友城合作內容,以友城工作推進經貿合作。建議增加鼓勵龍頭企業參與全球分工的內容,規范對外勞務合作監督管理。
責編:劉暢暢
一審:印奕帆
二審:蔣俊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