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鄉村振興“一法一條例”成效明顯
建成就業幫扶車間6688個,吸納就業人數32.25萬人,創建美麗鄉村示范村12162個
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李毅
7月30日,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審議了省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湖南省鄉村振興促進條例》實施情況的報告。報告顯示,全省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貫徹“一法一條例”總體成效明顯,全省農村經濟快速發展,農村環境持續改善,農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根據省人大常委會2025年監督工作計劃,今年4月至6月,省人大常委會開展了鄉村振興促進“一法一條例”執法檢查。檢查結果顯示,湖南有序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制定促進農民增收盡快見效二十條措施,建成就業幫扶車間6688個、吸納就業人數32.25萬人。農村電網供電可靠率達99.9%,改造提質鄉村學校2135所,創建美麗鄉村示范村12162個。探索出“屋場會”“積分制”“灣村明白人”等一批鄉村治理模式。
“一法一條例”實施以來,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利用媒體平臺,結合憲法宣傳日、農民豐收節等活動,廣泛開展普法宣傳,努力營造依法推進鄉村振興的氛圍。按照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的工作要求,建立省級領導聯縣制度,構建“1+N”政策體系,開展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工作推進機制初步建立。
檢查組同時發現,當前鄉村振興工作中,還存在著法律法規宣貫力度不夠,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落實不到位,“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實施面臨困難等問題。
審議中,常委會組成人員建議,要健全工作推進機制、完善鄉村振興配套政策和制度機制,將法律要求落實到具體措施中。要提升鄉村產業發展質效,分類出臺縣域經濟發展支持措施,強化科技支撐,深化“大農科院”管理體制改革,將農產品加工轉型升級作為省“十五五”發展規劃重點內容。要完善要素保障供給,將農業農村作為一般公共預算優先保障領域,保障鄉村產業發展、鄉村建設用地需求,加快建設高素質農業產業經營隊伍。要推進鄉村建設,統籌縣域村莊布局,抓好高標準農田建設,提高農村養老、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水平。要健全鄉村振興法治與基層自治協同發展的工作機制,鼓勵引導建立村規民約,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推動集體經濟發展與村級公共管理服務融合發展。要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切實抓好中央交辦的有效銜接問題整改,做好易地搬遷后續扶持,推動就業幫扶車間轉型發展,增強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等。
責編:劉暢暢
一審:印奕帆
二審:蔣俊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