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聲在線8月3日訊(記者 莫文 李小華 通訊員 石偉林 鄧艷)今天,在纜索吊裝系統牽引下,最后一段重達238.6噸的標準節梁被精準嵌入橋體,湖南省在建跨徑最大的懸索橋——洞庭溪沅水特大橋迎來歷史性合龍時刻,標志著張官高速公路建設取得關鍵性突破。
洞庭溪沅水特大橋為主跨800米的雙塔單跨懸索橋,橋梁全長1707米,是張官高速公路關鍵控制性工程之一,橋梁特殊結構多,涉及多項跨系統、跨領域的專業技術,建造技術難度大。同時,該橋位于沅陵縣境內,處于武陵、雪峰山區交匯處,橫跨湍急的沅水,跨越五強溪水庫及五強溪國家濕地公園,區域地質復雜,施工場地狹窄,生態紅線密布,建設環境極具挑戰性。
項目團隊根據3項廳級課題立項,編制2項湖南省地方標準規程,運用3項行業領先橋梁建造新材料,開發4項關鍵技術,5項原創新技術,同時結合項目專利和高效工法解決實際問題,推行“設計-制造-采購-建造”的生產貫通模式,形成大橋全產業鏈上下游分工協作聯動機制,從而推動綠色建造。
作為國家高速G59(呼和浩特至北海)的關鍵段落,洞庭溪沅水特大橋合龍為2026年全線通車奠定堅實基礎。通車后,將直接串聯張家界、懷化、湘西州三大旅游經濟圈,縮短武陵山區至長江經濟帶約2小時車程。
責編:莫文
一審:莫文
二審:王海燕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