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劉捷萍 通訊員 唐銘宏
外貿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是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關鍵樞紐。今年以來,長沙大力幫助外貿企業增強動力、開拓市場,推動外貿承壓向上、量質齊升。上半年,長沙進出口1367.6億元,同比增長1.2%,占全省的52.1%,“壓艙石”作用明顯。6月,長沙進出口276.6億元,增長13.5%,規模達到近兩年的新高。
外貿“朋友圈”更多元
湖南艾臣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深耕大健康產業鏈服務,產品包括人用藥、獸用藥、食品添加劑等,出口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銷售增幅30%。
“今年以來,艾臣通過優化產品結構、精準鏈接賦能優質客戶、大力開拓海外重點區域市場等措施,上半年銷售額近2億美元。”湖南艾臣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兼公共事務總監蔡品介紹。
爬坡過坎,關鍵是提振信心。長沙不斷擴大“朋友圈”,拉緊經貿合作紐帶,大力提振企業信心,共同應對外部環境的急劇變化。
上半年,長沙與221個國家和地區有經貿往來,其中對近六成的國家和地區實現增長,比去年同期多40余個,外貿規模超10億元的伙伴數量達33個,比去年增加2個。其中,對韓國、越南、印尼、印度、德國等實現連續增長。
同時,更多的新伙伴貢獻了增量。
如,對非洲的南非、坦桑尼亞、肯尼亞的外貿增速較前5個月分別擴大44.6、34.4、75個百分點;對中東的阿聯酋、以色列、卡塔爾的平均增速達144%。擴大對最不發達國家單邊開放成效明顯,合計對最不發達國家進出口74.2億元,增長35.3%。
特色產品出口增長明顯
在湖南紅太陽新能源科技公司智能生產線上,一塊塊巴掌大的電池片經過焊接、疊層、層壓、測試等一系列工序,變成太陽能光伏組件。
今年,紅太陽與尼日利亞簽約當地首條光伏組件生產線,預計下半年將以“整線交鑰匙”的方式交付。
“近年來,我們開發了微電網、光儲充一體化等符合海外市場需要的光伏產品,暢銷非洲、中東、歐洲等地。”湖南紅太陽新能源財務副總監朱立博介紹,上半年企業對外貿易同比增長30%。
上半年,長沙以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為代表的“新三樣”產品表現亮眼,出口77.4億元,同比增長77.5%。其中,電動汽車出口51.6億元,增長68.3%,成為拉動“新三樣”出口增長的重要力量。
這一良好態勢的背后,離不開海關部門的積極助力。通過落實出口新能源汽車、鋰電池智慧監管等檢驗監管模式創新,海關為比亞迪汽車、比亞迪電子、德賽電池等“新三樣”企業節省成本約600萬元,增強了企業的競爭力。
傳統出口產品也穩定增長。工程機械、煙花爆竹分別增長0.9%、25.1%。
對非貿易創歷史同期新高
6月12日至15日,第四屆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在長沙舉行。
其間,贊美汽車有限公司發布了自主研發的首款純電汽車Z6。這款右舵汽車為非洲市場量身定制,配備了加高底盤、加厚輪胎,還優化了電池散熱系統,發布僅一個月,已收到來自肯尼亞、坦桑尼亞等國的近千臺訂單。
“今年上半年,我們整車出口已超過去年全年,目前每月出口約500至800臺車,創匯500萬至800萬美金。”贊美汽車副總經理胡明勇介紹。
乘著中非經貿博覽會的東風,今年上半年,長沙對非進出口151.9億元,增長59.5%,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
其中,出口99.5億元,增長38.6%;進口52.4億元,增長123.9%。對非洲出口用于生產、基建的工程機械產品15.9億元,增長74.7%。
中聯重科、三一重工、山河智能……長沙制造的工程機械在非洲大陸馳騁;更多非洲特產則“飄香”星城大地。
上半年,長沙自非洲進口農產品不斷擴大,進口芝麻7227.1萬元,增長79.2%;進口魚頭、魚尾、魚鰾3119.8萬元,增長142.6%;進口咖啡669.2萬元,增長199.9%。
外貿持續釋放活力的背后,是長沙打出的“穩外貿”組合拳:
今年以來,長沙發布“2025年穩外貿十條措施”,形成涵蓋市場拓展、貿易促進等多維度的政策體系;市商務局牽頭開展“大走訪”活動,幫助40家企業解決融資、外國人來華邀請等問題;組織銀企業務對接會,為外貿企業出海授信20.75億元……一系列舉措,讓更多長沙企業得以在全球市場中輕裝上陣、高效突圍。
責編:洪曉懿
一審:洪曉懿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長沙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