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曾佰龍 通訊員 呂奇魁 康煌
在邵陽縣下花橋鎮雙聯村,蔣國云這位天生殘疾的二級肢體殘疾人,用行走艱難的雙腿,在二十余載歲月里,為被遺棄的生命筑起港灣,為孤苦殘弱的鄉鄰點亮心燈。2025年,67歲的她榮登“湖南好人”榜。
20余年如一日撫養棄嬰
人們說起蔣國云,都贊不絕口。黨員干部評價她,是用踉蹌腳步丈量人間至善寬度的人。左鄰右舍說她以殘軀為燈座,以善念為燈芯,為他人點亮溫暖的心燈。
故事從1997年一個料峭寒夜說起。勞累一天的蔣國云,聽到一陣嬰兒的啼哭聲。她循著聲音而去,在草叢中發現一個裹著薄被的女嬰,正凍得瑟瑟發抖。“交給孤兒院,就只能當孤兒了,我于心不忍!”她不顧貧寒和鄰居勸阻,將女嬰抱回了家,當成親生女兒來喂養。從此,撫養棄嬰成了她沉重的甜蜜負擔。為了養女的奶粉和學費,她起早貪黑勞作。她佝僂著腰在田間干活時,女兒常被她背在她并不寬闊卻溫暖的背上。20多年含辛茹苦,將養女拉扯大。養女自食其力,外出務工,給她寄回的錢,蔣國云一分不動:“留著添嫁妝。”如今養女已成家,每次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幫她揉揉酸痛的腿腳。
無微不至照料鰥寡病殘老人
蔣國云的心里還裝著村里的孤苦老人。院落里多位無人照料的鰥寡病殘老人,成了她割舍不下的牽掛。忙完自家活,她拖著病腿穿梭于院落里,給老人們送熱飯、洗衣裳、陪說話解悶。面對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她不避污穢,跪在床邊幫忙仔細擦拭身體、清理穢物。鄰居朱順燕佩服地說:“給我再多的錢,我都做不了這個!”
她照料精神殘疾的趙啟保直至其離世,一天三趟看望癱瘓的王艷群數年之久,甚至將無房的精神殘疾村民趙新民接回家同住。除夕夜,她的小屋最溫暖。幾張舊板凳拼成的“團圓桌”旁,圍坐著多個被她接來的孤寡老人。
照料殘疾鄰居10年
照顧鄰居扈四云,是蔣國云用毅力書寫的10年傳奇。2016年,44歲的扈四云因類風濕全身癱瘓,小屋異味刺鼻,境況凄慘。蔣國云心如刀絞:“她太苦了,我不照顧,她怎么辦?”
天未亮,她就起床生火為扈四云熬好熱粥,一勺勺喂下。擦身、換洗、打掃,一絲不茍。寒冬晴日,她吃力地抱出厚重被褥晾曬,只為讓扈四云更暖。奇跡在3年后發生:在蔣國云無微不至照料下,扈四云竟能拄拐下地!如今,扈四云能勉強自理,蔣國云依然一日三趟上門,洗菜做飯、洗衣聊天。“只要我還能動,就會照顧她。”她說。
蔣國云的事跡感動鄉鄰,被譽為“活雷鋒”。她的善行更點燃了鄰里心中的火種。曾經勸她別收養孩子的鄰居,如今也常給孤老送去衣物和吃食,鄰里互助成風。“看著他們好,我心里就踏實。”她樸素的話語讓人很暖心。
責編:劉暢暢
一審:劉暢暢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