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長沙7月10日電(記者白田田、戴斌)這個夏天,湖南長沙湘江之畔,一個消費“新物種”闖入了人們的生活。
初見它時,不過是3大9小共12座外表斑駁的油罐,和不遠處的摩天大樓相比,顯得很不起眼。走進去,里面卻是咖啡店、啤酒屋、展覽館、藝術商店等,足以勾起市民和游客的好奇心。
這便是煥然一新的長沙油脂廠。曾幾何時,它是長沙市糧油公司油脂倉庫,見證了老百姓提著油壺憑票打油的歷史。20世紀90年代停止運營后,這里一度閑置。如今,長沙油脂廠引入策展商業、文化創意、體驗餐飲等新業態,成為潮流消費新地標。
▲這是改造后的長沙油脂廠。新華社記者 白田田 攝
此刻咖啡創始人吳靈勇只考察了一個小時,便決定在油罐里開一家咖啡店。“過去這里是‘打油’的地方,現在可以成為‘打咖啡’的地方。”在吳靈勇看來,新場景植入老廠房,不僅傳承了歷史文化,也能夠引領消費時尚。
記者來到正在試營業的此刻咖啡,只見兩個相鄰的罐體被打通,一邊是咖啡吧臺,一邊是調酒吧臺,幾名年輕顧客坐在罐子里品咖啡。沿著樓梯登上油罐頂部,整個油脂廠盡收眼底,這里將被改造成天臺花園,作為精釀啤酒體驗區,并在周末舉辦小型音樂會。
緊鄰此刻咖啡店,是一家由油脂廠辦公樓改造而成的快閃藝術商店。近期,商店主題是“夏日創意集合”,展示了泥塑、皮老虎等10多種不同類型的文創產品。
來自江蘇省無錫市的邱先生和家人到長沙旅游,將油脂廠作為游覽完岳麓山和橘子洲之后的下一站。從鋼鐵廠退休的邱先生走進帶著工業氣息的藝術商店,感到既親切又新鮮,“好像喚起了過去的記憶”。一家人挑選了200多元的商品,準備帶回去送給朋友。
▲游客在長沙油脂廠藝術商店里購物。新華社記者 戴斌 攝
長沙城發文旅集團油脂廠項目負責人何為說,長沙作為“新消費之都”,它有很多種生活方式,油脂廠希望成為一個“實驗中心”,吸引更多小眾品牌主理人、青年藝術家來此構建全新的商業空間。
2Walk走走咖啡店門口,兩個3米多高的手工木制音箱,如同巨大的藝術裝置。由100個小型墨水屏組成的“畫框”,可以掃碼上傳照片。這家咖啡店的創始人李剛說,來到油脂廠,他有很多“野生”的點子,不只是開咖啡店、酒吧,還想和本地青年群體共創,把食品、服裝、潮玩“裝”進油罐。
“新物種”還有無限可能。何為介紹說,長沙油脂廠將以工業遺存為底色,以創意創新為引擎,下一步引入沉浸式戲劇主題餐廳等業態,組織市集、演出、展覽等活動,孵化更多的新消費IP。
▲樂隊在長沙油脂廠內表演節目。新華社記者 白田田 攝
不只是長沙油脂廠,當地錦綸廠、冰箱廠等老廠房紛紛變為消費新場景。長沙市天心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周曉說,七八月正值旅游旺季,以老城區、老廠房為節點,串起小劇場等不同的消費形態,打造“文旅消”深度融合產業鏈,留住城市文脈的同時,也能實現較好的經濟效益。
夕陽西下,華燈映照湘江。長沙油脂廠內的小廣場上,油罐“穿”上了斑斕的燈光外衣,激情四射的樂隊演出引來男女老少圍觀。“95后”游客汪夢帆說,在夏天的晚上,吹著江風、聽著音樂、喝著啤酒,很熱烈也很愜意。
責編:潘華
一審:印奕帆
二審:蔣俊
三審:譚登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