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邊游泳玩水遛娃,清涼一夏的難忘記憶~”“快來湘江‘海邊’度假,踩水看夜景燈光秀真的超浪漫,說長沙是海濱城市我真信了!”每逢夏日,長沙湘江風光帶尤其是風帆廣場一帶就變得十分熱鬧,
但其實附近水域每年都會發生數起讓人痛心的溺亡事故。
近日,瀟湘晨報記者和國家消防救援局湖南機動隊伍、長沙市藍天救援隊來到風帆廣場探訪。現場看上去歡樂熱鬧,與危險毫無聯系,但專業人士指出,很多悲劇恰巧是對安全細節的忽視而引發。

愜意歡樂的景象背后,是極易讓人滑倒的青苔、陡然變深的水域和考驗體力的風浪
傍晚6時許,風帆廣場的人群漸漸多了起來,有剛下班的市民,也有家長帶著剛剛放學的小孩。夕陽在寬闊的江面上留下片片金燦碎光,夏日獨有的艷麗云霞在天空肆意延展,迎面遇上清涼江風吹走暑熱,寵物狗歡快地追咬著不斷拍上岸的浪花。整片景色讓人感覺好不愜意。
“很多周圍的市民一到暑期,尤其是小孩也放假了,會喜歡帶孩子們去親近自然。但常常會因為親近、喜愛,而忽略了安全。”長沙市藍天救援隊隊員師斌說道。
師斌介紹,這片水域表面看上去風景優美,沿江邊親水平臺也非常長,是廣大市民親水嬉戲的聚集地。但恰恰也因為它是一種人工建造的親水平臺,在河堤下其實存在大量的石頭、鋼纜。
而且長期被河水沖刷和浸泡下的臺階,會留下很厚的青苔,游玩者稍不注意,極易滑倒。最近在這里就發生了多起類似的事件。
此外,表面上看著淺淺的水位卻水深難測。“可能前一腳踩得到臺階,下一腳水就直接沒過頭頂。”


水下機器人拍攝畫面顯示,僅水下的一兩級臺階,就已被厚重的青苔全部包裹,再往下幾級,則突然斷層式地進入了深水區。而在水下有大大小小的石頭和纜繩,不少石頭有鋒利的棱角,容易刮傷、絆倒游泳者。
記者還注意到,江邊附近風浪很大,相當考驗下水游泳者的體力。

“很多溺水事件會發生,就是因為沒有充分重視這些潛在的危險”
師斌提醒,不要因為水域看上去沒有危險而放松警惕,他們在巡邏時其實經常發現有家長自己在岸上玩手機,任小孩在水中玩耍,或者帶小孩下水,只給小孩佩戴游泳護具不給自己佩戴的情況。“很多溺水事件發生的原因,其實就是家長沒有充分關注、重視這些危險。”
師斌也介紹,若不慎落水,落水者一定要保持冷靜,讓口鼻露出水面,手可以抱在胸前,也可以放在兩邊,但切記不要伸出水面,“我們有句話是‘手出水面人必沉’。”
而若遇見落水者也不要盲目施救,最好是有兩人以上,并在岸上以蹲下或趴下的姿勢,擲繩子等物品將落水者拖拽上岸,這樣可以增加摩擦力,避免被落水者拉下水。落水者拉住繩子等相應物品后,在臨岸時最好背過身去,以減少正面和岸邊發生撞擊。“施救者只能在保護自己的前提下,才能正確施救,一定不要盲目施救。”

你的“熱帶海灘”,另一個名字是“奪命水域”
記者搜索發現,發生在湘江兩岸的溺水事件時常被報道。如7月19日傍晚在風帆廣場,一對母子正在平臺邊玩水,正遇一艘貨輪途經該水域,行駛過后產生的大浪瞬間將不會游泳的孩子卷入水中,所幸有巡邏員恰巧經過,將小孩及時救上岸,除有嗆水外身體無其他大礙。
7月6日深夜,一名19歲男孩在風帆廣場附近與朋友玩槳板時不慎落水失蹤,“同行的朋友說一回頭人就不見了,人沒有穿戴任何救生設備。”而由于江水情況復雜、水流湍急,救援隊在次日找到該男孩,已無生命體征。
2023年8月,有4名年輕人在湘江文津碼頭段江邊一塊石頭周圍玩耍,“不到3分鐘就聽到他們喊救命”,有3人不慎落水,最終成功救上2名落水者,另有1人不幸溺亡。
2023年7月10日晚,在湘江長沙段,一名小女孩套著游泳圈在江邊戲水游泳。在此期間,小女孩逐漸漂遠,父親為救女兒,在江中溺水,次日父親遺體被打撈上岸。
這位父親被證實不幸溺亡的當日,悲劇再次發生。在瀏陽河東山段,一名30歲左右的市民與他人結伴去游泳時,不慎溺亡。民警事后得知,這名溺水者在下河前曾喝了一點酒。
……
湘江兩岸的親水區域被網友稱為“熱帶海灘”,實際上,早在數年前,它就被水警列為長沙野泳“奪命水域”之一。據媒體報道,長沙水警根據歷年處置經驗,梳理出了長沙八大野泳“奪命水域”:湘江親水平臺、戰備碼頭、沙灘公園、文津碼頭、中山碼頭、湘江以及瀏陽河各大橋梁附近水域、朝陽村擺渡碼頭、瀏陽河婚慶廣場河邊。
現在,你還覺得它們是“熱帶海灘”嗎?
責編:潘華
一審:印奕帆
二審:蔣俊
三審:譚登
來源:瀟湘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