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視頻 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張春祥 通訊員 張恒嬌
夏季是休假出行的旺季,然而,登革熱、基孔肯雅熱、寨卡病毒病這3種常見的病毒性蚊媒傳染病,在全球廣泛流行,成了潛在的威脅,7月29日,湖南省疾控中心專家提醒,出行前一定要了解旅途風險,做好防護。
上述三種疾病均由蚊子傳播,主要媒介是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它們多在熱帶和亞熱帶的潮濕環境中滋生(如積水容器、樹洞等)。蚊子叮咬感染者后,攜帶病毒再叮咬他人,導致傳播。
出行前的準備
了解風險:通過互聯網、咨詢海關或國際旅行衛生保健中心等多種渠道,提前了解目的地蚊媒傳染病疫情的發生情況和防控建議。注意,孕婦應盡量避免前往寨卡病毒病流行區。
備防護用品:準備足量的防蚊用品,包括含避蚊胺、避蚊酯等成分的驅蚊液或噴霧、蚊帳、淺色長袖衣褲等;
備常用藥物:必要時可準備解熱鎮痛藥(如對乙酰氨基酚),用于緩解發熱或肌肉酸痛等癥狀,以備不時之需。
旅行中要防蚊
戶外活動注意防蚊:戶外活動時盡量穿淺色長袖衣褲,在裸露皮膚處使用驅蚊液,減少蚊媒活動高峰期(日出后2小時和日落前2小時)的戶外逗留時間,防止被蚊蟲叮咬;
住宿環境需防護:優先選擇安裝有紗門紗窗的住宿場所,可使用蚊帳、電蚊拍或滅蚊燈等加強防蚊措施;
清除積水,杜絕孳生:清除住所周邊的積水區域(如瓶罐、廢舊輪胎、花盆、下水道、雜物堆等),防止蚊蟲孳生;
出現癥狀及時就醫:若出現發熱、皮疹、關節痛等相關癥狀,應立即就醫并告知旅行史和蚊蟲叮咬史,以便醫生能夠及時準確地診斷和治療。
回國時做健康監測
主動申報:入境時若出現相關癥狀,需主動向海關工作人員申報,配合做好流行病學調查、樣本采集與檢測等工作;
持續關注健康狀況:回國后2周應密切關注身體狀況,避免蚊蟲叮咬,如出現相關癥狀,應當立即就醫,并向醫生說明旅行史,以便得到及時的診斷和治療。
責編:洪曉懿
一審:洪曉懿
二審:蔣俊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