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場剪影
2025年7月27日至30日,第三屆湖南楹聯藝術高研班在長沙千龍湖生態旅游度假區成功舉辦。本次高研班吸引了來自湖南各地及北京、遼寧、山東、云南、浙江、安徽、湖北、江西、廣東等全國多地的楹聯愛好者齊聚一堂,共同研修楹聯藝術。
破冰·融合
27日報到當晚,一場別開生面的“破冰體驗”活動迅速拉近了學員間的距離。導師與學員們積極互動,現場氣氛熱烈融洽,為后續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團隊基礎。
破冰行動
研學·提升
28日上午,舉行了簡短的開班儀式。中國楹聯學會顧問、湖南省楹聯家協會名譽主席、湖南德泉國學書院院長余德泉,中國楹聯學會副會長兼學術委員會主任和教育委員會主任、湖南省楹聯家協會主席、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對聯教育基地負責人魯曉川,中國楹聯學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湖南省楹聯家協會副主席、《對聯》雜志學術指導鄒宗德,中南大學楹聯研究所副所長余晉禧出席開班式并講話。八十六歲高齡的余德泉教授精神矍鑠,他在講話中寄語學員們珍惜研學機會,努力提高楹聯理論和創作水平,共同為繁榮發展優秀傳統文化貢獻力量。魯曉川在講話中歡迎大家為了一個共同的楹聯夢想,從祖國的四面八方來到這里。他強調進行楹聯藝術研習交流的重要性,勉勵大家認真學習,真誠探討,積極交流,利用好這短暫的學習時間,取得實實在在的學習效果。湖南省青年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梁理,湖南省楹聯家協會主席團成員、教育委員會執行主任羅岡,湖南省楹聯家協會秘書長周擁軍等出席開班儀式。湖南省楹聯家協會常務副主席鄭鐵峰主持開班儀式。
開班儀式
隨后,密集而精彩的課程拉開帷幕:余德泉教授開講首課《從六書說起》,系統闡述中國文字起源與發展,引經據典,條分縷析,其淵博學識與飽滿精神贏得滿堂彩。鄭鐵峰常務副主席主講《楹聯與書法》,他結合生動的歷史典故,梳理了楹聯與書法在各個階段發展成就和代表人物,同時生動解析了楹聯與書法之間的緊密聯系,深受學員喜愛。鄒宗德副主席結合著作《對聯創作學》,以《變換角度出新奇》為題,分享創作心得,幽默而深入。羅岡導師則主講《〈聲律啟蒙〉的特點和價值》,深入剖析其作為傳統對句蒙學的時代意義。周擁軍秘書長帶來《對聯必備“創可貼”》,從“創新”“可人”“貼切”三個角度,探討新時代楹聯創作方法和技藝,并分享自己寶貴的創作經驗。魯曉川主席壓軸登場,以《對聯文化的道與技》為題,通過古今名聯妙對,從“真”“透”“混”“靈”四維度,揭示對聯創作的守正創新之道,為學員獻上豐盛的楹聯藝術盛宴。
導師授課
學員聽講
在授課間隙,學員們還分組與各導師進行了楹聯創作講評交流,思想碰撞,氣氛熱烈。學員林鑫有句“珠孕蚌中”,想用此句贈送給他的學生,勉勵他們刻苦學習,不知如何對出上句,于是求教,導師隨即以“魚觀濠上”對之。上聯“魚觀濠上”直接化用《莊子·秋水》中著名的“濠梁之辯”,喻指學子們廣泛涉獵、自由探索、保持好奇心和從容開放的心態,猶如觀魚之樂。下聯“珠孕蚌中”則引用《淮南子》“蚌病成珠”的傳說,希冀學子們沉潛鉆研、專注積累、忍受寂寞、反復錘煉,最終才能凝結成如美玉般堅實的成果。當晚的楹聯書法筆會更是高潮迭起,學員揮毫潑墨,互贈作品,直至深夜仍意猶未盡。
分組討論
書法筆會
29日晚,結業儀式暨文藝晚會舉行。學員們獲頒結業證書,其中羅嵐、王香蘭、譚金虎、黃兄寶、黃清娣、龍小英、彭春霞、雷仲升、譚德楠、劉云、彭井昀、向立平、趙志堅、侯香蘭、袁紅珍獲評優秀學員。晚會由學員趙志堅和黃清娣主持,晚會節目精彩紛呈,有朗誦《讀中國》,有男女二重唱《友誼地久天長》,有黃梅戲《扮黃帝》等,充分展現了學員們的才藝,晚會最后在《難忘今宵》的旋律中圓滿落幕。
結業典禮
文藝晚會
采風·傳承
30日,學員們不畏酷暑,赴千年學府岳麓書院實地采風。在魯曉川主席的親自導覽和深入解讀下,學員們沉浸于書院厚重的文化氛圍中,品讀如“惟楚有材,于斯為盛”“納于大麓,藏之名山”等傳世名聯,深刻感悟湖湘文脈的源遠流長。
本次培訓活動,還得到了湖南省學校文化建設促進會、中南大學楹聯研究所、湖南德泉國學書院、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對聯教育基地等單位的大力支持。有中小學教師資格的學員還可取得由教育部門頒發的繼續教育學分證明。
游學采風
反響·期待
學員們普遍反映,本屆高研班日程緊湊高效、課程設置科學、內容干貨滿滿、服務細致周到。大家紛紛表示收獲遠超預期,物超所值,期待未來能繼續參與類似高研活動。更有學員誠摯邀請湖南省楹聯家協會赴其所在地舉辦培訓研討,共同推動楹聯文化在更廣范圍內的創新發展。
(湖南省楹聯家協會秘書處供稿,攝影:鮑欽、賀志金、周松炎、湯濤)
責編:潘華
一審:周楊
二審:朱曉華
三審:趙雨杉
來源:對聯云微信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