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利用橋下空間、閑置房屋、城市空地,建起運動場所、活動中心、小游園……
巧飾“邊角料” 城市更美麗
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劉躍兵
8月9日晚,永州市冷水灘區永州大橋上車輛川流不息,橋下,人們生龍活虎,揮汗如雨。橋上、橋下,共同繪就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今年5月建成湘江體育公園后,這里每晚人潮涌動。
永州市各縣市區巧飾橋下、閑置房屋、空地等城市“邊角料”,打造市民休閑娛樂空間,城市提顏值,群眾享便利。
橋下空間變美了
記者看到,湘江體育公園利用橋洞空間,以及橋梁匝道與道路之間的圍合空間,建成羽毛球場、籃球場、排球場、網球場、乒乓球場、兒童活動區等。
規劃、建設方多次征求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解決了橋下空間壓抑、橋墩阻隔、匝道交通復雜以及高壓線穿過等問題,合理繪制壁畫、栽種花草、安放造型各異的雕塑等,建成多種文化元素融合、配套齊全、生態優美的智慧體育公園,吸引各個年齡層次的人們來鍛煉、休閑。
綠植環繞,音樂響起,人們有的翩翩起舞,有的在長椅上小憩。冷水灘區瀟湘大橋東側橋洞下的小游園,成為舞蹈愛好者的聚集地。對面的橋下空間,則因地制宜建成停車場,車輛有序停放。
零陵區東風大橋橋下干凈整潔,有長椅、觀景臺等,供游人、市民欣賞瀟水風光。
立交橋上,零陵樓飛檐翹角,巨大的門洞,人來車往。立交橋下方空間,小游園四季花香,與附近的東山景區、步行街融為一體,成為網紅打卡點。
閑置屋變快樂營
“走,去‘快樂大本營’!”7月28日午休后,冷水灘區楊家橋街道伍家院社區67歲居民盧強國,興沖沖出了門。
沒走多遠,盧強國走進一幢古香古色的建筑。原來,他口中的“快樂大本營”,是當地利用一處閑置老舊建筑改造的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
社區黨委書記呂紹純介紹,這幢房屋曾年久失修。2020年,在相關部門和愛心人士的支持下,房屋完成修繕。
如今,這里有排練室、書畫室、讀書室、電子閱覽室、母嬰室、廣播室、培訓室、小舞臺、多功能室等,藏有圖書3500冊、配備2臺讀書一體機及各類音樂器材。每天都有社區居民來此排練戲曲、看書下棋、寫字作畫、查資料,大家稱這里是“快樂大本營”。
呂紹純說,這幾年,居民們自發組織的社區春節聯歡晚會,也在這里舉行。
7月24日,江華瑤族自治縣春曉社區居民活動中心,書聲瑯瑯。湖南信息學院“愛撒鄉壤”團隊14名大學生志愿者,帶領90名兒童在這里讀書畫畫,學習舞蹈。當地居民介紹,活動中心由閑置的公房改造而成,有乒乓球室、舞蹈室等。
永州市還加大沿江城市建筑舊改力度,開工建設濂溪書店、湖南省美術館永州分館,提升湘江東西兩岸帶狀城市公園品位。
空地成了小游園
7月26日,記者走進冷水灘區紫荊社區,花香四溢。3年前,這里還是一片無人管的黃土地。
冷水灘區紀委監委干部下訪時,紫荊社區居民反映了這一情況。紀委監委干部來到三多亭社區,居民也反映閑置空地坑坑洼洼,垃圾成堆。
于是,冷水灘區紀委監委牽頭開展專項督查,發現城區還有189塊空地,晴天塵土、雨天污水,還有人在空地上種菜、搭建違章建筑,存在安全隱患。
冷水灘區以轄區街道為責任單位、社區為實施主體,區紀委監委督辦,開展空地分類處置。到目前,共利用空地建成47個小游園、口袋公園等,同時建成830個停車位。
7月25日,零陵區瀟湘門社區小游園,樹蔭下、長廊里,小區居民擺開“龍門陣”,談天說地,好不開心。
這里以前雜草叢生、荊棘瘋長。
前幾年,零陵區紀委監委督促相關部門,對這片空地進行改造。規劃建設征求大家的意見、建議,保留原有的灌木、小湖等自然景觀,新增長廊小亭、人行步道等。花小錢辦大事,各項功能滿足群眾休閑、鍛煉的需求。
零陵區老渡口社區,相關部門把古碼頭旁邊的空地建成小游園,設置排筏、漁船等實物,墻上彩繪渡口交易、商賈云集等場景,游客慕名前來打卡。
近年來,零陵區新建40個小游園,讓市民出門“300米見綠、500米見園”。
責編:劉暢暢
一審:劉暢暢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