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12月21日訊(全媒體記者 黃梅)“這里自然風光如詩如畫,形成了‘萬里江山朝九嶷’的壯麗景象。不僅如此,這里還是舜帝的安葬之地,文化底蘊深厚。趁著‘跟著徐霞客游湖南’活動,我們一家老小特意來寧遠游玩,真的不虛此行啊!”21日,2024“策游湖南”系列之“跟著徐霞客游湖南”活動舉辦,從貴州來寧遠的游客對這里的文旅發展贊不絕口。
近年來,寧遠錨定建設永州南部文化旅游中心戰略目標,以九嶷山景區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為抓手,加快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生態“美”起來,文化“活”起來,旅游“熱”起來……寧遠讓文化出彩和旅游出圈“雙向奔赴”。
打造文旅融合“新地標” 擦亮縣域發展名片
蒼梧之野,熠熠生輝。冬日里,名揚天下的九嶷山愈發迷人,像是化了淡妝的美女,令人耳目一新。
歷史文化的加持為這座山賦予獨特魅力。在九嶷山舜帝陵,成群游客正在欣賞古琴演奏的韶樂,體驗傳統的祭舜儀式。在舜帝廟考古遺址公園,游客們沉浸式感受不同朝代的摩崖石刻24方,在博物館觀賞遺址出土的文物。
寧遠文化至厚、山水至美、生態至純,有千古帝陵舜帝陵、全國第二大孔廟寧遠文廟、9處國保單位,古代出了2名狀元、84名進士。近年來,寧遠縣大力弘揚德孝文化,推動文旅融合,聚焦打造文旅融合“新地標”,擦亮縣域發展名片。
九嶷山舜帝陵(永州市文旅廣體局供圖)
據介紹,寧遠縣依托“德孝之源、福地九嶷”厚重底蘊,做好九嶷山歷史人物和歷史文化的學術研究與宣傳推介,加強名人故居、紅色遺址、傳統村落、文化遺產保護,加快“三館一中心”建設。同時,狠抓舜帝陵5A級景區創建,加快全域旅游示范區、三分石景區、游客中心等項目建設,完善景區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配套,九嶷山景區通過國家5A級旅游景區景觀質量評審。
業內相關人士表示,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文化與旅游融合,文化可以走向“遠方”,旅游也會更有“詩意”。寧遠讓文化和旅游實現“雙向奔赴”。
讓“流量”變“留量”,“網紅景區”持續上新
今年國慶,寧遠文旅再“上大分”,吸引全國游客的眼球。
當“網紅景區”遇上“科技范兒”,將帶來怎樣的新潮體驗?國慶假期,寧遠縣九嶷山景區人流如織,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在紫霞巖打卡溶洞奇觀。在舜帝文化的基礎上,紫霞巖采用全息投影、VR/AR等光影數字技術,打造鳳凰涅槃光影劇場、溶洞休閑集市等沉浸式體驗項目。

紫霞巖(永州市文旅廣體局供圖)
值得一提的是,國慶期間,寧遠文旅還引進熱氣球自由飛項目,將九嶷山風景區的浪漫氛圍拉滿。“寧遠周邊風景秀美,十里畫廊的喀斯特地貌和質樸壯闊的田園風光極具高空觀覽價值。同時,當地空域條件優越,每年一級風以下靜風天氣占比高達97%以上,是熱氣球自由飛的理想圣地。”景區相關負責人介紹。
讓“流量”變“留量”,寧遠文旅一直在發力。今年以來,寧遠緊緊圍繞“龍年朝舜”主題,策劃開展“龍年朝舜?順風順水”第二屆春暖東江花海音樂節、“龍年朝舜?風調雨順”2024中國?九嶷山“村廚大會”、“龍年朝舜?順心順意”第二屆九嶷山避暑戶外生活節等系列活動,舉辦了第二屆“美景不遠?就在寧遠”九嶷山景區攝影暨短視頻大賽,吸引大批游客前來體驗打卡。
景區的“煙火氣”不僅提升了名氣、人氣,更提振了景區文旅消費,“十一”長假,寧遠縣共接待游客46.82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近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1.58%、31.23%。九嶷山景區單日游客接待量最高達1.58萬人次,總游客接待量達7.27萬人次,同比增長7.1%;旅游收入達1394.79萬元,同比增長5.5%。
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旅促消,未來,寧遠縣將不斷擦亮“德孝之源,福地九嶷”品牌,推動文旅深度融合發展,將“全域皆景”的“風景”轉化為“四季可游”的“場景”。
責編:黃梅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