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5月27日訊(通訊員 歐陽燕 彭國建)為深化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的創新銜接,推動人工智能教育在青少年階段的普及與發展,近日,南華大學計算機學院與衡陽市耒陽師范附屬小學正式簽約合作,共建“人工智能教育實踐基地”,并舉行授牌儀式。該基地系衡陽市首個地方高校與小學聯合打造的人工智能教育平臺,標志著校地協同育人邁入新階段,為區域人工智能教育生態注入了新動能。
授牌儀式當天,南華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萬亞平教授、副院長歐陽純萍教授等專家團隊以生動案例解析人工智能技術,帶領學生感受科技與生活的深度融合。活動現場,耒陽師范附屬小學的學生代表在南華大學專家的指導下,登臺操控無人機、宇樹機器人G1及機器狗等設備,完成精準飛行、舞蹈編排及任務執行等高難度演示,展現出優秀的實踐能力與創新思維,贏得全場熱烈掌聲。
萬亞平表示,作為南華大學計算機學院首個AI教育實踐基地,此次合作是學院踐行社會服務職能、推動教育創新的重要舉措。未來,南華大學計算機學院將持續深化校地合作,以科技賦能教育,以創新引領發展,為構建高質量人工智能教育生態貢獻高校智慧與力量。
未來雙方將以基地為平臺,積極承辦區域AI教育研討會及科研課題,助力師資培養與教學經驗共享;同時組織小學學生參與“全國青少年人工智能創新挑戰賽”等高水平賽事,力爭斬獲省級以上獎項。此外,基地將著力構建“基礎教育-高等教育”貫通式培養鏈條,為上一級學校輸送人工智能領域的優質生源,拓寬學生成長路徑。
此次合作標志著高校資源與基礎教育需求的精準對接,為提升青少年科技素養和培養拔尖創新人才,雙方將持續攜手探索人工智能教育的“衡陽模式”。耒陽師范附屬小學副校長黃華輪表示,人工智能教育實踐基地的落地,不僅是技術資源的引入,更是從研發到應用的完整教育鏈條構建。小學階段是培育科學興趣的黃金期,我們期待通過AI課程與實踐活動,在孩子們心中播下科技創新的種子,為未來人才培養奠定堅實基礎。
責編:伍鏌
一審:印奕帆
二審:蔣俊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